top of page
WhatsApp Image 2025-07-28 at 5.02.36 PM.jpeg

培訓領袖是​我們的使命

Hong Kong Academy
of Leadership

我們誠意推薦

image (1).png

Global Connect 透過與全球 Leader in Me 學校的合作,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國際交流機會。從中國、台灣、泰國到澳洲、巴西等地,我們促進學校間的互訪和網上交流,分享最佳實踐、相互學習並體驗文化交流。歡迎與我們聯繫,探索更多全球學習的機會,成爲充滿活力的學習社群中的一份子!

如何教育不同年紀的人7個習慣?

幼稚園學生學習7個習慣

  • 鼓勵幼兒每天反思並分享感受,培養情緒表達習慣。

  • 設定短期小目標,如扣鈕扣或綁鞋帶,慶祝每階段成就,與孩子共度喜愛的活動時光作爲慶祝,促進成長。

  • 每天讓他們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完成後簡單記錄,培養責任感、紀律性及觀察周圍需求的能力。

  • 平衡人類的4方面需求:身(健康飲食、運動、充足休息)、心(與父母共處感受愛)、靈(親近大自然放鬆)、腦(閱讀啟發故事、畫畫、創造新事物)。

《快樂孩子的7個習慣》的學校課程讓這些習慣變得有趣!

小學生學習7個習慣

  • 幫助小學生認識自己的情感,專注於可控制範圍內的事,培養積極進取的心態。

  • 協助他們設定清晰的學術及非學術目標,明確起點、終點及所需時間。

  • 教導他們辨別真正重要的事,尊重每個人的獨特選擇,避免强加成人的觀點。

  • 鼓勵雙贏思維,兼顧自身與他人需求。

  • 讓他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怕犯錯,從中學習成長。

  • 作為父母與教師,需以身作則,建立信任。

 

《快樂孩子的7個習慣》課程以適合年齡的方式,培養學生領導自己及他人的能力,適用於學校與家庭。

2011-10-10+15.48.28.jpg

中學生發展7個習慣和領導力

  • 幫助中學生突破思維局限,視困難為暫時的成長機會,促進個人成長,幫助他們發揮自我領導力。

  • 引導他們找到自我價值,設定實際目標。

  • 與青少年建立高度信任的關係至關重要,尤其在這個年紀,他們較敏感。利用身教同理心聆聽及尊重溝通,考慮他人觀點更為有效。

  • 通過滿足人類的4方面需求減輕他們的壓力:身(一起運動)、心(情感聯繫)、腦(學習新科技)、靈(宗教或親近自然)。

  • 以身作則與我們的長輩相處,他們將來也會效仿。

《高效能青少年的7個習慣》課程幫助學生在挑戰中茁壯成長。

20150715_171722.jpg

教師應用7個習慣

  • 教師工作量日益增加,與學生的高質量互動時間減少,學習有效的時間管理工具。

  • 及早賦能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減輕教師負擔。

  • 改變思維模式,相信學生有能力負責自己的學習,而非單純增加作業和學習時間。

  • 平衡工作與個人生活,設定學年目標,優先處理重要任務,有自信地拒絕不重要的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及《領袖的4個重要角色》幫助教師有效管理個人工作及團隊合作。了解這些工具如何改變您的教學。

家庭關係與7個習慣

  • 做父母需兼顧子女、伴侶、事業、財務等,挑戰重重。重新審視看待這些問題的角度,以積極方式應對。

  • 時間有限,辨別真正重要的事,將不重要的事置於最低優先級。

  • 與每位家庭成員單獨相處,如週末下午茶、看電影或散步,創造自由交流的時刻。

  • 建立珍貴回憶,幫助家庭度過難關。

 

《高效能家庭的7個習慣》已幫助無數家庭轉變思維、自我反思,改善家庭關係。聯繫我們了解課程及一小時講座。

Copy of c7feda8d-4fcf-4490-8750-9aa09dff40d8.jpg
kid-celebrating-kindergarten-graduation-with-parent.jpg

我們的工作

7H rec.jpg

7個習慣系列

20150129_101214.jpg

自我領導力教育
幼稚園、小學和中學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個人成長的一課

柯維(Stephen R. Covey) 的書《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持續暢銷,原因很簡單,因為柯維不是按著趨勢和流行心理學,而是重點關注公平、正直、誠實和人類尊嚴的永恆原則。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有史以來最引人注目的書籍之一,25 年來一直為讀者提供支持和啟發,並改變了數百萬不同年齡段和各行各業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發揮了深遠的作用。

老師推薦

 Kwok Ching Chi 老師, 2025年7月

「這是一趟豐盛收穫的課堂,7個習慣最重要不是能改變工作的效率,而是珍視自己與人、與世界的關係。」

Emily Lam 老師,

2025年6月

此生受用的課程,不單對於某種場合或者事件,其實是改變個人對待事情的態度及自己的個人觀念。

Stella 老師,

2025年1月

「很有思考性,前瞻性和有愛的學習。」

陳安琪老師

2024年11月

「是次課程讓我有好好的得著,應該會給予自己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及人際關係有較大的幫助。」

司徒翊銘老師

2024年11月

「認識到思維如何改變行為的其中一種切入點。」

Munir Kiran 老師

2023年8月

「從中獲得對事物新的看法.。」

Toya Elliott 老師

2024年7月

「很有用,給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反思的機會。課程結構有序,趣味盎然。壓力不大。我有一些收穫。」

李惠恩校長

2023年2月

「能讓我從新認識自己,導師講解的很清晰,當中能認識更多同行者。」

陳嘉楠老師

2023年8月

「能令人了解如何與不同關係的人士相處,以及幫助自己。」
©版權所有
  • YouTube
  • Facebook Social Icon
  • Instagram Social Icon
  • LinkedIn Social Icon

需要更多詳細資訊嗎?
我們隨時為你提供協助。請透過電話、電子郵件或透過我們的社交媒體與我們聯絡。

相關連結
Franklin Covey_ED_INT_logo_black.png
  • Whatsapp
  • Instagram
  • Linkedin
  • Facebook
  • Youtub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