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未來領袖:助力孩子從童年邁向成人世界的七大習慣Cultivating Future Leaders:7 Habits to Empower Children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 theleaderinme
- 6月1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By Dr. Chester Tsang

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孩子的成長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品格的塑造。從童年到成年,那些看似微小的習慣,往往成為決定未來成功與幸福的關鍵。美國作家肖恩·柯維 Sean Covey 在《高效青少年的7個習慣》中提出的核心原則,不僅是青少年的成長指南,更是家長幫助孩子奠定人生根基的藍圖。以下七個習慣,將引導孩子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掌控」,在品格培養中為成人世界做好準備。
習慣一:主動積極——做自己人生的船長
Habit 1: Be Proactive – Take Charge of Your Life
「主動積極」意味著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爲負責。例如,當作業未完成時,不是抱怨老師出的作業太多,讓自己透不過氣!而是主動規劃時間優先處理;當與朋友意見不同時,不是指責對方,而是反思如何可以溝通。家長可以通過日常提問(如「你認為現在該做什麼?」)引導孩子思考行動的後果,並鼓勵他們主動解決問題,而不是替孩子解決問題。一個主動的孩子,會明白「我掌控我的態度」,這種內在力量將成為他們面對挑戰的基石。
習慣二:以終為始——繪製人生的藍圖
Habit 2: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Design Your Life Blueprint
沒有目標的生活如同漂泊的船。幫助孩子設定短期與長期目標,例如「本週讀完一本書」或「未來成為科學家」。家長可與孩子一起製作「願景板」,貼上夢想學校的照片或榜樣人物的故事。同時,讓孩子清晰自己的角色,例如身爲學生、子女、孫兒、朋友、球隊成員等,在每個角色上有其責任,在應付學業的同時,也不忘維繫自己角色上的重要關係。
習慣三:要事第一——時間管理大師的秘訣
Habit 3: Put First Things First – Master Your Time
在娛樂至上的時代,區分「重要」與「緊急」是關鍵。讓孩子明白優先完成作業和安排興趣班是重要,刷短視頻和無意義的爭吵是不重要,要盡量減少或避免。事情是否緊急取決於它是否需要立即處理,或是否具有時間壓力,要明白緊急不等於重要。家長可以教孩子用「四個象限」管理任務,和孩子一起把任務以「重要」與「緊急」分類,並制定每日計劃表,不要忘記把「完成作業後一起玩遊戲」放在每日計劃表,這樣,孩子便能體驗「先苦後甜」的成就感。
習慣四:雙贏思維——合作比競爭更重要
Habit 4: Think Win-Win – Collaboration Over Competition
雙贏思維打破「非輸即贏」的局限。例如,姐弟爭奪玩具時,引導他們思考:「有沒有辦法讓兩個人都各得其所?」答案可能是輪流玩或一起發明新遊戲玩法,讓大家也能開心地一起玩。另外,家長子女的學習榜樣,需避免比較孩子(如「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更要讓孩子學懂找出自己和他人的長處,鼓勵團隊合作,比如組織家庭拼圖比賽,強調「每個人的想法和長處都能讓作品更完美」。
習慣五:知彼解己——同理心聆聽是理解的起點
Habit 5: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 Listen Before You Speak
真正的溝通始於同理心聆聽。教孩子在交流時注視對方、不打斷,先用心聽完對方説話,讓對方感到你的真誠,才以尊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家長可以角色扮演,讓孩子體驗「被聆聽」與「被忽視」的感受。同時,鼓勵孩子表達需求時用「我感到……」、「我希望……」等句式,而不是因爲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指責對方。
習慣六:統合綜效——差異創造無限可能
Habit 6: Synergize – Differences Create Magic
每個人皆有獨特天賦。不要把家庭成員作比較,透過日常生活的小事,讓孩子參與,給他們機會展示不同的技能,更藉此機會給孩子一些責任參與家庭的工作。通過實踐,孩子會懂得:「一個人的能力和創意有限,但團隊合作能帶來無限可能。」
習慣七:不斷更新——身心平衡的終身修行
Habit 7: Sharpen the Saw – Balance for Life
健康的身心是應對一切的基礎,包括身、心、靈、腦四方面的平衡。家長可以與孩子約定「家庭健康日」:一起做飯、爬山、早睡、學習新技能等。此外,學習不限於課本——參觀博物館、志願服務、甚至觀察植物生長,都是成長的養分。家長可以每週與孩子分享各自的「新發現」,傳遞終身學習的態度。
結語:習慣是品格的磚石
7個習慣並非刻板的教條,而是通過日常點滴內化為孩子的品格。從「主動負責」到「平衡生活」,這些習慣將幫助他們在未來職場、人際關係和人生挑戰中游刃有餘。家長的角色,是成為榜樣而非監工——當孩子看到父母也在踐行這些原則時,改變便悄然發生。播下習慣的種子,收穫的將是獨立、堅韌且充滿同理心的未來領袖。
Dr. Chester Tsang
教育學博士、工商管理碩士,國際教練聯盟認證教練。榮獲「人才發展協會(ATD)BEST獎」(亞洲第一、全球第二)、三度榮獲「香港管理協會卓越培訓金獎」,具備美國,東南亞及中國內地跨國企業培訓經驗。曾任港鐵學習發展主管,致力將領導力策略轉化為家庭教養實戰工具,推動「People influence People 以人影響人」的品格培育理念。
#7habits #7habitsteens #7habitskids #leadership #leadself #leadothers #7habitseducation #7habitsfamilies #parenting #wholechild
#7個習慣 #與成功有約 #領導力教育 #自我領導力 #品格教育#家庭教育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成功家庭的7個習慣

留言